如果不是龙钢主动讲起,官兵们都不知道,这位刚刚离开军营的北部战区陆军某仓库原主任,竟然是开国少将龙开富的后代。
据《解放军报》消息,12月3日,龙钢为官兵们上了一堂党的十九大报告专题辅导课,他用自家祖孙三代的传奇故事,生动诠释了“对党忠诚”四个字。
龙钢的爷爷龙开富,是大名鼎鼎的“挑夫”将军。
龙开富
从1927年入伍到1945年离开延安到东北,龙开富给**当了18年的警卫员。此间,他跟随**参加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上井冈山、进行三湾改编,经历了最为艰苦的长征。
除了保卫**的安全,龙开富还有一项重要工作——当挑夫。当其他战士背着枪、拿着刀与敌人斗争时,一对皮箩、一根扁担成为龙开富的标配。
皮箩一头装着前委的文件、印章和底稿,另一头装着**的文稿和书籍,可以说是当时前委的全部家当。
龙开富深知这副担子的重要,所以无论情况多么危急,急行军多少里路,他始终与这两个皮箩形影不离。
龙开富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为**挑文件用过的皮箩
有一次,龙开富根据**的指示随三十一团一营前往茶陵高垅的谭延闿家收集报纸。中途,部队奉命折往江西的永新,长途奔袭赣敌,留下他一个人挑着六七十斤重的书报。他冒雨步行100多里山路,一直走了3天,才回到茅坪,没有淋湿更没有丢掉一份资料。
他甚至还曾挥舞着扁担上阵杀敌,竟然缴获了敌人的两支枪。
“命在文稿在!”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撑着龙开富挑着皮箩、背着文件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后来,龙开富一步步成长为原沈阳军区后勤部副部长、第二政委。他从不跟组织讲条件,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
“在大家眼中,我爷爷是传奇;可在我心中,默默无闻的父亲同样是英雄。”龙钢动情地告诉战友:父亲龙康明军校毕业后,主动申请到离家很远的原第二炮兵某基地工作。当时部队侦察装备亟待改进,他主动挑起重担,常年奔走于一线部队、科研院所和生产厂家之间,调研装备性能和改进措施,直到身患肝癌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龙钢说,父亲龙康明工作特别拼,人称“拼命三郎”。查出患肝癌后,他把诊断书扔在一边,仍然加班加点工作,每天背着大伙儿大把吃药。1985年8月15日,父亲在工作岗位上永远合上了双眼,这一天离他45岁生日还有45天。父亲走前留下一句嘱托:“没有党就没有我们家。无论什么时候,都应心怀感恩听党话、跟党走!”
从小深受爷爷与父亲的熏陶,龙钢在大学还没毕业时,就投身军营。从当兵到提干,从排长到仓库主任,龙钢没让家人打一个招呼,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是龙开富的孙子。
2011年,龙钢履新某仓库主任。刚上任时,仓库已连续十几年没评过先进。他们一起制订训练计划、现场监督落实、带队比武竞赛,使仓库很快打了“翻身仗”,连续3年在上级组织的搬运机械比武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在原沈阳军区联勤部随机抽点比武中,取得综合仓库团体第一名……
不知不觉,龙钢成了这个山沟仓库历史上任期最长的主任。期间有多次调往城市部队工作的机会,可他都谢绝了,工作干劲从来没有松懈过。
两年前上级组织清房,龙钢二话没说,立即让家人搬出了60多年前组织上按标准给爷爷龙开富在沈阳安排的住所。
今年初,部队改革整编,龙钢决定选择自主择业,用行动支持改革。不少人劝他:你正团已经7年,又是后备干部,还有提拔的机会。但他认为,离队也是为改革强军作奉献。
本可以提前离队的龙钢,把自己离队的日期一推再推,离开后又三天两头往仓库跑。这不,看到全军兴起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他又主动归队和基层官兵一起交流学习报告的心得体会。
12月1日,退役命令正式下达,告别27年军旅生涯,龙钢是那样依依不舍。他说:“我是在党的培养下,一步步成长为正团职干部的。此时此刻,我更加理解了爷爷和父亲。脱下了军装,可脱不下对党忠诚、为党分忧的责任!”
如今,爷爷龙开富用过的那对皮箩被安置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接受后人的瞻仰。
这些年,龙钢只要有机会,就会到军博走一走,因为他明白:那对皮箩筐,盛满了爷爷龙开富对党、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和对领袖的无比忠诚。
竹扁担坚定方向,皮箩筐盛满忠诚。爷爷的这副担子一直挑在祖孙三代军人的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