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基本上可以确定《老子化胡经》是东晋时人伪造,在成书之前,这种说法已经广为流传,双方都是认可的,并没有什么争议。在李唐尊老子为先祖,该说一度成为“佛道同源”的契机,元代全真教得势后更是伪造了《老子八十一化》进一步的完善此说,终于在“大成”之时被忽必烈禁毁,从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早期的佛道并无对立,更无后世所谓的门派之争。这是基于东汉末年盛行的“老子化胡说”背景下的“文化认同”,什么是“浮屠”?大抵上与黄帝和老子一般的西方圣人。常人皆推崇圣贤,不管是哪里来的圣人,都会被郑重其事的对待。
20、弃周爵
汉桓帝在皇宫之中设立了黄帝、老子、浮屠祠,同享祭祀,说明当时最高层对于两教并无分别对待之心。《魏略》的作者,《后汉书》的作者,均对黄老与浮屠的异曲同工进行了肯定的评价。他们认为佛教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说明二者在氏族阶层也是可以互相融洽的。还有一个例证便是:在早期佛经翻译出来之后,不少汉人名士主动参与了译经工作。
《法本内传》中记载了:佛教早期传播遭到了五岳十八山道士的反对和阻挠,并且华山道士还跟迦叶摩腾、竺法兰在白马寺进行了斗法较量。结果当然是佛教胜利了,但是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并不符合“出家人不打诳语”的教义,试问当时连道教都还没成形,哪里来的五岳十八山道士?哪里来的南岳道士费叔才?更别说一千三百一十人联名上表了。在当时,这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直到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才有了张道陵在巴蜀一带行医传道的史料记载,张角传道还有稍微晚一些,于灵帝建宁年间(公元168年-172年),太平道的早期属于局部地区传播,于吉是被孙策杀死的。
21、过函关
道教萌芽要比和尚来华晚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并不是西域和尚来了之后就有了佛教。但是佛道之争,一定是发生在佛教壮大之后。每逢宗教矛盾激化,《老子化胡经》首当其冲,其主要争辩三个问题,谁高谁低?谁先谁后?谁大谁小?
东晋时代(317—420年)的佛徒们先后抛出多篇论文试图反驳道教。《正诬论》妄言,老子到印度向佛陀请教,所以老子是佛的弟子。还有一位名叫支遁的和尚,写了一篇伪经《释迦文佛像赞序》说得更狠。他说,佛教比起道教来,不但资格老,而且道教的老子和庄子还是佛祖的曾孙和玄孙。
26、游诸天
玄门认为老子生于东周周定王三年,即公元前604年。沙门认为佛陀生于西周周昭王二十四年,即公元前1029年。佛陀要比老子早四百多年,根据现在对悉达多·乔达摩的研究,把他的生卒定于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显然沙门僧人存在妄言的行为,并且杜撰了《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两本伪经书。浮屠或许是位好佛,但是这些和尚绝不是好僧人。
玄门道士王浮与沙门和尚帛远就两教的正邪问题进行了数次辩论。按照佛教这边的说法,王浮是屡辩屡输,屡输屡辩,于是就动了歪脑筋。结合东汉盛传的“老子化胡说”编写了《老子化胡经》,当然这是佛教《高僧传》单方面的说法,至于道教这边根本没有王浮这么一号人。梁代僧祐在《出三藏记集》中认为:《化胡经》是道士诽谤佛法之作。
27、入罗宾
从历史角度看,佛教在传入中国时,为了站稳脚在传教时故意拿浮屠与黄老类比,并且杜撰出来释迦本于老子的说法,这一点道士们也比较认可的。关于“老子化胡”,本身也是存在分歧的,一说是:“(老子)教胡浮屠属弟子”,一说是:“老子入夷狄为浮屠”,这种轮回转世之说不是佛教专利吗?早期道教可从来不相信这一套,道士修的是今生,和尚求的是来世。清代末年敦煌出土了《老子化胡经》残卷,其中有一段说老子转世为摩尼,使人不得不把两教联系起来看待这个问题。
在伪造大量佛经为佛教传播造势的同时,道士也没闲着。在《老子化胡经》之后,又伪造出了《玄妙内篇》《出塞记》《关令尹喜传》《文始内传》《老君开天经》等经书来自圆其说,这种现象无独有偶。广告营销多多少少都是有吹牛的成分的,只是后来越说越离谱,越吹越过分了。于是有了“宝应声菩萨、宝吉祥菩萨化为伏羲、女娲”的说法,有了“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的说法,相当于是把“老子化胡”反着讲,成了“佛化震旦(中国)”。
34、说浮屠
如果说前期只是斗斗嘴,骂骂仗,宋元之后的佛道之争就越加复杂了。北宋时期佛教的经典翻译工作终于大成,“格义”的结束标志着汉传佛教走向成熟。同时经过了“三武一宗”的灭佛时间,彼此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形成了“统一”认知:1、暴力杀伐灭不了宗教,2、宗教必须附属于政权之下。
任何宗教一旦发展壮大,必然会遭到暴力制裁。不管佛道谁大,都没有政府大。所以宋元之后便有了僧人侵占名山道观毁道教祖师像而树立佛像之实录,也有全真道霸占和尚寺庙改为道场之记载。同时有多出来,到底谁抄袭谁的问题。汉传佛教不同于西藏密宗,也不似南传佛教,甚至可以说禅宗就是本土产物,到底谁抄谁?不是显而易见吗?至于宫观庙宇,但从定名上也不难看出早期的产权属于谁,寺可是切切实实和尚来了之后才出现的。
40、化诸国
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客观的认识历史,传承圣人智慧远比替圣人贴金更为重要。盲目的去维护一些虚无的名分,不如切实的考究学问,探寻原本存在过的真实。笔者以为信仰是分等级的,可按如下归类:
高级的信仰:察圣人心,谋圣人未竟之志。
中级的信仰:尊圣人言,察圣人行,传圣人语。
低级的信仰:给圣人贴金,为圣人护法。
历史是客观发展的,不会因为过度的吹捧,而使先祖更加光彩。过分的赞扬,并不利于传承圣人言行,但是却会因为后辈的谎言和不断圆谎使后人变得更加虚伪。小孩子都知道,撒谎之后要有一系列的圆谎说辞才能自圆其说。客观的认识历史问题,公允的予以评价,是非对错实事求是,“先求一真,再成其善”才是传承文化的正确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