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打一场仗二十万人属于正常,最后多到双方合起来一百多万的战役,越到后期战争规模越大,如此残酷的行为,其实也是壮大自身的唯一途径。
春秋早于战国时期几百年,后期大多的战争方式是在春秋遗留下来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身强大,强制性要求对方对我俯首称臣,多数人认为战国属于歼灭统一而战,春秋属于争霸而战,我本人不这么认为,因为春秋时期几百个诸侯国,同样被歼灭的不在少数,只是当时胃口没有这么大而已。
春秋时期战争规模几千人就可以形成大仗,从里面又分兵器、阵法、战车,双方面对面击鼓前进,主要拼的是士气与战术,齐桓公还没有成为霸主之前,与鲁国曾经有过一场败仗,就是“长勺之战”,鲁国军队明显比齐国少,却巧妙利用击鼓形式战胜齐国,从这场仗可以看出,双方都有一定的战争礼仪,这些礼仪大多是做给其他诸侯国与周天子看的。
郑国与周王室也曾经发生过大战,并且还联合了几个诸侯国一起进攻郑国,鱼丽阵法就是这场几千人的战争中起来的,同样是击鼓方式,却用等待敌方进攻的战术战胜对方,并且在策略方面也同样有增加,郑国先从其他的诸侯国入手,先战胜有矛盾的诸侯国,然后与最强兵力者决战,这种种方法只为了胜利、变强。
春秋时期战争大多都相同,在一种礼仪约束的前提下进行,不过目的是一样的,要么把你灭了,要么削弱你,这里有个很明显的区别,当时还不存在儒家这一说,孔子还没有成名,所以当时人的思想与现在人的区别是非常大的。
到了战国时期,并没有一种太明显的礼仪约束,只要一方做错就兵戎相见,击鼓形式的战争已经不存在,大乱斗形式居多,特别是秦国以敌方人头作为爵位的升迁钥匙,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骑兵,更加显得战争的冷血与残酷,战争当中战术、策略明显增多,往往一个小问题就能决定一场仗的失败,不容小觑。
长平之战就是例子,赵括从理论上有一万条致胜理由,也比不上实际操作一次有用,各国经济都无法持久供养几十万军队作战,但是偏偏就有训练这么多军队,最后坑杀四十万也只是其中一场胜仗而已。
而我本人认为这应该是周王室衰弱的原因,其实在春秋时期周王室的实力已经和诸侯国不是一个档次了,五霸形成之前已经被郑国击败,虽然能力不行但是名字和实体的人还在,表面上诸侯国还不敢搞得太过,多少起到制衡的作用,时间慢慢过,对于周天子的约束也同样减轻,长年被认为无力管辖的领导,始终要被置换,在行为上也就毫无尊重它的理由,随之战争也越来越暴露出诸侯国的野心。
我们有时很佩服外交家,原因是他能利用舌头,说出一片天地,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极大的贡献作用,可是军队的强弱才是外交家利用口才的根本,有句非常干脆得话叫“打不赢说什么都没有用”。也不会有谁会在你最弱的时候说我要归顺你,所以战争是体现一个强国的最有力武器,封建时期他们必须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