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吴国都被灭,刘禅说了6个字出了丑,吴国皇帝1句话却让人佩服
东汉末年,汉室倾颓,天下扰攘,各路诸侯乘势而起,逐鹿中原,凭借各自的胆识与才干,开疆辟土征战杀伐,人人都想成为新一任天下之主。历经几十年的厮杀拼斗,却出现了一个让人瞠目结舌的结果,魏蜀吴三国都被灭掉,出身魏国大臣的司马懿家族后来居上,把三国一扫而空,建立西晋,天下重归一统。
司马懿家族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战胜曹家、刘家和孙家,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就是司马懿家族教子有方,人才辈出。司马懿不必多说,被后人称为潜龙,与诸葛亮的卧龙齐名。司马师司马昭也都堪称人中龙凤,无论搞权位斗争,还是用兵打仗,都是一把好手。到了孙子辈的司马炎,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司马昭、司马炎之才干,比之司马懿并不逊色,比之蜀国接班人刘禅,吴国接班人孙皓等,更是天壤之别。司马家族几代人前仆后继,终于得到丰硕成果,三国最后都成为囊中之物,三国的皇帝,也先后成为司马炎的阶下囚,以亡国之君的身份度过下半生。可见子女教育,对于家族事业的传承与发展,有时几乎起到决定性作用。
话说亡国之君也不好当,试想从九五之尊、万人敬仰的宝座上,一下子跌落到俘虏的角色,再没人前呼后拥众星捧月,还得每天看别人的脸色行事,稍有不慎小命不保。但正是在这种艰难处境中,才会越发看出一个人的脾气秉性,才华胆识。所谓真金不怕红炉火,用来形容这种境遇再好不过。
蜀国皇帝刘禅,可称是三国后人中最窝囊的一个。刘备是一代枭雄,在教育子女方面却大有欠缺。刘备的英雄气概,一星半点也没能遗传下来,养出了刘禅这么个庸碌无能之辈。刘禅最大的长处就是运气好,老爸留下的一帮人马,哪个都是忠心不二,死命效忠,要是摊上一个司马懿那种人,恐怕早就亡了国。
刘禅被俘虏后,司马昭在一次宴会中,曾当面开他的玩笑,问他想不想念故国蜀汉,刘禅答了六个字:“此间乐,不思蜀”。结果出了个大丑,从此后世就把刘禅视为亡国之君标准样板。一直有人为他洗白,说刘禅说这六个字是有意为之,故意想打消司马昭的疑虑,属于保身之策,实属谬论。善待亡国之君,是司马家族的“优良传统”,三国末代皇帝都被妥善恩养,并养老送终,刘禅说不说那句话根本无关大局。
倒是孙权的孙子孙皓,也就是吴国末代皇帝,他被俘虏后表现的还挺有骨气。这个孙皓在位时表现一般,是个昏暴之君,没想到亡国后一下子清醒过来,成了个有出息有气节的硬汉。《资治通鉴》记载,晋武帝司马炎灭掉吴国后,孙皓成了战俘,被押解到魏国皇宫中。
司马炎请孙皓落座到臣下的位置,故意戏弄孙皓,说:“朕设立这个座位,已经很久了,就等着你来呀!”语带双关,暗含讥讽。孙皓却不吃这一套,张嘴就来:“是吗,那太巧了,我在南方时,也设立了这样一个座位,等着您去。”孙皓此言一出四座皆惊,大家都被他的胆量震惊。孙皓身为危在旦夕的亡国之君,却能至生死于不顾,也要保全气节,着实让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