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格瓦拉同志
作为曹魏权臣司马昭的头号“智囊”,钟会曾参与过平定毌丘俭、诸葛诞叛乱,并阻止过魏帝曹髦的夺权计划,故而深受主公的器重,屡屡被委以心腹重任。然而在完成灭蜀大业后,钟会却与司马昭反目,并意图举兵讨伐他,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一切还要从灭蜀之战说起。
景元四年(263年)秋,司马昭命钟会、邓艾率军分路伐蜀。结果当钟会兵困于剑阁劳而无功,并准备撤军之际,邓艾却率兵偷渡阴平,奇袭成都,并一举亡蜀。当年底,钟会作为主帅,因伐蜀之功晋升为宰相(司徒)。然而钟会灭蜀后,在降将姜维的怂恿下,竟然滋生出不臣之心,图谋据蜀称王,甚而举兵夺取天下。
钟会是司马昭的头号“心腹”
为达到这个目的,钟会便与监军卫瓘合谋,诬陷邓艾有谋反之心,并将其父子逮捕后押送洛阳(钟会被杀后,卫瓘派人将邓艾父子杀死于途中)。邓艾父子被擒获后,钟会自以为再无障碍,便与姜维等人密谋造反。按照计划,姜维将率军万余人出斜谷为前锋,钟会则率领主力大军随行,并尽快占据长安,然后从陆路、水路同时进攻洛阳。如果计划进展顺利的话,那么一战便可以夺取天下。
但是让钟会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准备劫持诸将、誓师出征时,忽然接到司马昭写给他的信,大意是担心邓艾会拒捕,他已经派大将贾充率步骑万人进入斜谷,并且屯驻在乐城,而他本人则将亲率十万大军进驻长安,以期与凯旋回师的钟会相会于关中。钟会看到书信后大惊失色,自知司马昭已经开始猜疑他有异心,意在提前做好防范。
邓艾建有灭蜀奇功,最终却被冤杀
然而此时的形势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再加上钟会过于自负,认为如果自己的动作足够快,那么依然有希望夺取天下,就算是不能,那么退保汉中、蜀地,依然可以据蜀自立,建立跟刘备同样的事业。所以钟会并没有思虑多久,便决定实施劫持诸将、举兵造反的计划。
(钟)会所惮惟艾,艾父子既禽,会独统大众,威震西土,遂决意谋反...会得书惊,呼所亲语之曰:“但取邓艾,相国知我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见《资治通鉴·卷七十八》。
姜维意在让魏军自相残杀,然后兴复故国
此时姜维以诸将难以驾驭为由,劝说钟会干脆将他们全部诛杀,然后据蜀称王。姜维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建议,意在制造魏军内部的混乱,然后趁机杀死钟会,并尽数坑杀魏国将士,然后光复故国(“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见《华阳国志》)。钟会当然不了解姜维的心思,果然在他的蛊惑下,设计将诸将全部扣押,并准备将他们全部杀死。
就在这紧张而微妙的时刻,大将胡烈的旧属丘建因为备受钟会器重,竟将主帅的阴谋在暗地里泄露出去。胡烈之子胡渊闻讯后,率领部下前来向钟会“讨说法”,而其他将军的部下虽然没有人统领,也在得知消息后涌向城门,使得局势顿时紧张起来。此时,钟会为了安抚城外的士兵,便派卫瓘出城慰劳他们,结果给自己招致灭顶之灾。
卫瓘率诸军诛杀钟会、姜维
原来,卫瓘逃出“虎口”后,非但没有帮助钟会稳住各支军队,反而率领他们攻入城中。钟会闻变后,便率领少数士兵抵挡,结果因为众寡不敌,被乱军悉数杀死,而姜维也死于乱军之中(“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格斩维,争前杀会。会将士死者数百人。”见《资治通鉴·卷七十八》)。钟会被杀时,年仅40岁,时在景元五年(264年)正月十八日。
按照当时的法律,钟会既然犯有谋反大罪,理应被诛灭三族。然而钟会并未娶妻,也没有子嗣,只是收养兄长钟毓的两个儿子钟邕、钟毅,所以依照惯例,应当诛杀钟毓(此时已过世)全家。然而,司马昭念及钟会之父钟繇(三朝元老,位至太傅)、兄长钟毓(四朝重臣,官至后将军、都督荆州军事)的功绩,再加上钟毓曾劝告司马昭要提防钟会,所以最终决定网开一面。
司马昭念及钟繇、钟毓的功绩,并没有将钟家灭族
当时,钟邕随同钟会作乱,已经死于乱军之中,但几个儿子尚在人世。所以司马昭下令,诛杀钟邕诸子及钟毅,但赦免已被拘押的钟毓之子钟峻、钟辿,并恢复他们的官爵。至此,除已过继给钟会的钟邕、钟毅外,钟毓其他子孙得以避免被杀的命运,也算是不幸之中的大幸了。
史料来源:《三国志》、《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