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芈月传》,讲述出一个古代女子的奋斗史:身为楚国贵族,却常常遭遇薄待,一朝远嫁秦国,成了万千宠爱的芈八子。然而丈夫去世,皇后弄权,自己跟儿子被丢到了北城以北,那个叫做燕国的地方。但是这些都难不倒芈月,因为她有智慧,有谋略,还有人才的帮助。
再次被迎接回国都,芈月的儿子做了秦王,她自己摇身一变成宣太后,掌握大权十数载。《芈月传》结局是,老年芈月被宫人们搀扶着凭吊古今,偶遇跟初恋黄歇长相酷似的魏丑夫。
其实啊,这结局就是在避重就轻——
历史中的宣太后,晚年挺凄凉的,失去大权,跟儿子闹不和,弟弟还被贬出国都。
秦惠文王(芈八子的丈夫,嬴稷的父亲)是在公元前311年去世的,紧接着大权尽归秦武王之手。
作为大王,秦武王嬴荡有点儿不靠谱,因为人如其名,好勇斗狠,甚至他在位时期国家许多要职都是落到了大力士之手。
如果放在现代,嬴荡没准儿能当个体育课代表,但很可惜,他生活在职业种类相对匮乏的古代,爱好得不到施展。因此武王做着一国之君,脑点子都在想怎么跟人家比劲儿。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在跟人比劲儿的时候,暴毙身亡。史载:
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武王死。
意思是说,他在人前举鼎,结果胫骨被压断,没多久就死了。
一人之死,累及全家,一君之死,累及全国。
嬴荡走的太着急,膝下无子,王位也就后继无人了。另一方面,彼时正处于群雄争霸阶段,一个有关政权的小动荡,都会引来诸国的伺机打压。秦国内部的大臣们,可是急得很。
急,根源是乱。
由于秦武王没有自己的孩子,下一任国君依旧需要从秦惠文王的儿子,也就是秦武王的弟弟们中间选拔,那个时候,弟弟们已长大成人,生母又分别有母族、朝臣的势力,短期内也不好下定论。
那么最后芈八子的儿子秦昭襄王是怎么崛起的呢?源自两方面的压力:赵武灵王与魏冉。
有一点很奇怪,《史记》记载下的魏冉,他成名即是因为帮助嬴稷(秦昭襄王)登基,但是他之所以能够提供帮助,大概是因为那个时候手中已然握有不可小觑的兵力了,而这兵力从何而来,缺乏记录。
后人在说到宣太后时,都喜欢这样评价:这个女人权力欲望太强。但是归根结底,芈八子的权力欲望从何而来,才是问题的关键。
前文说到,嬴稷在燕国为质子,可是年份却无从考证了,这里有两种可能:1.秦惠文王活着的时候,就送出了儿子。2.秦惠文王一死,秦武王为了集权,将弟弟送出。
我们如果采取第二种说法,那么最晚从公元前311年,至秦昭襄王回国登基的公元前306年,足有五年的时间,芈八子在辛苦支撑。
五年,可以改变许多事情,让她适应失去丈夫这个依靠,自己为儿子遮风避雨。五年,也可以让她的内心强大,迎难而上。
魏冉,是嬴稷登基的关键,那么由点及面,我们姑且可以推测,这场夺位之争,是由魏冉的姐姐,即宣太后主导的。
所以再问宣太后为什么会有权力欲望?因为一直以来,她习惯做出决定。
“掌权”不仅仅是一种主动的活动,有时候它还是一种惯性。而惯性之下,产生的阻力,是人们无法避免的。
秦昭襄王渐渐成长,想自己做主,讨厌别人指手画脚,这就是宣太后的阻力。
当时有一个魏国人,名叫范雎,他从自己的国家逃亡秦国,为了站住脚跟便向秦王献出计策:想要做这国的一家之主,就要将权臣们都清理出去。
嬴稷私心觉得:一点错都没有!
于是,一咬牙一跺脚,经过了久久的筹谋、盘算,把宣太后大权收回,废除其位,两个舅舅魏冉和芈戎全部赶出了国都咸阳。
秦昭襄王:母亲您就安心养老吧,舅舅你们从哪来回哪去吧。
宣太后:好小子!(恶狠狠)
魏冉:好小子!(恶狠狠)
芈戎:好小子!(恶狠狠)
秦惠文王:好小子!(笑眯眯)
后记:许多事情的经过,比如宫变,本文都没有详细说明,只因为史料对这段的记述太不全面了,暂时通过史记只能知道个大概,还是很希望考古资料进一步挖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