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刘斌
若隐若现、飘忽不定;光怪陆离、深浅莫测;
帮派林立、腥风血雨;守信重诺、重义轻利;
侠肝义胆、除暴安良;身居山林、心怀魏阙……
汉语中的“江湖”本意指长江和洞庭湖,后来泛指自然界的江河湖泊。与地理概念相对应,中国古代在社会上也衍生出一个介于官方和民间、不接受官衙掌控而适性所为的“江湖”,这个“江湖”是一个人文概念。“江湖”中有三教九流的人物、五花八门的组织、稀奇古怪的语言、形形色色的方术,还有相对稳定的原则与规矩。“江湖”作为古代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既与社会的其他部分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又相对独立于正统社会。“江湖”所形成的文化与正统的庙堂文化相对立,具有隐密性、零散性、游动性、寄生性、潜规则及一定的反社会性等特点。江湖上的各类人群
中国古代闯荡江湖的人物大致可以分为侠士、艺人、强盗与土匪、术士与骗子以及乞丐等几种类型,行走在江湖上的人物多数具有一技之长,以走乡串户、游动不定的方式在社会上谋生。
一、侠士
古代文献中对于江湖上的这类人物有游侠、义侠、豪侠、剑侠、隐侠、僧侠等多种称谓,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有《游侠列传》,班固的《汉书》中也有《游侠传》。侠士的产生有着较为复杂的社会背景,大致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彼时,诸侯权贵养士之风盛行,使得侠士在政治舞台上频频亮相,如曹沫(为鲁庄公劫持齐桓公)、豫让(为晋国智襄子行刺赵襄子)、专诸(为吴国公子光行刺吴王僚)、聂政(为韩国严遂行刺丞相侠累)、荆轲(为燕太子丹行刺秦王)等等都是著名的侠士。这些身怀勇力和武艺的侠士,崇尚节义,不图富贵,舍身报恩。他们并不考虑自己为之献身的事情是否正义,而是抱定“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出生入死,虽殒身而不恤。
两汉时期,尚侠之风仍盛,如西汉时的汲黯、剧孟、郭解、郑当世,东汉时的袁绍、袁术、张邈等,都以任侠自喜,且引以为荣。不过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侠,其如同荀悦在《汉纪》卷十所言,成为“立气势,作威福,结私交,以立强于世”,蜕变为称霸一方的地方恶势力,以致屡屡对皇权构成威胁,迫使汉王朝的统治者数次采取大规模行动,集中解决豪侠恶势力的问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侠士的情况较为复杂,一部分武侠轻财重义、施爱尚气,如汉魏间的四大名侠孙宾硕、祝公道、杨阿若、鲍出,北魏的裴庆孙等;一部分武侠豪暴凌弱、放纵末流,如北齐高干、高昂兄弟等。这一时期的武侠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拉帮结派,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如三国时魏国的许褚,北魏的薛修义,北齐的李愍,东晋末年的司马文思,南朝梁、陈时期的留异等等。
电视剧《包青天》里的南侠展昭出自《三侠五义》。
隋唐时期,上流社会尚侠之风愈演愈烈,豪门贵族、文人墨客、纨绔子弟多以任侠为荣,成群结对,纵恣不羁,自命不凡,浮奢绮靡,游侠成为贵族文化的重要内容,成为一种时尚的标志和消遣的方式。侠在唐代的上流社会被扭曲得面目全非,几近痞子。倒是民间有一些武侠保持了古时游侠的作风,轻死重节,仗义行侠,打抱不平,可谓“马踏江湖,举杯歌一曲;仗剑天涯,轻笑情仇怨。”所以李白在《侠客行》中夸赞与信陵君结交的侠士侯嬴、朱亥:“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借他人故事,浇自己块垒。
侠到宋代,又为之一变,其出身多来自平民,其价值观念更多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义气。多数武侠行为,既不像先秦时专诸、聂政、荆轲等带有政治色彩,也不似汉代郭解、剧孟等带有社会性质,而多是一种朋友间的个人行为。例如宋代刘斧《青琐高议》中描绘的宋仁宗庆历年间武侠孙立为好友洗耻而找恶霸张本算账的事例、苏轼《方子山传》中所述的侠士方子山等等。宋以前,武侠一般喜欢天马行空,独往独来;宋之后,多数武侠时兴结拜,看重结义,成书于清代嘉庆年间的长篇武侠小说《三侠五义》,演绎的就是北宋仁宗年间侠士们锄暴安良、诛强助弱的故事。
二、艺人
在江湖上闯荡的艺人有“五花八门”之说,五花一般是指金菊花(卖花女)、木棉花(江湖郎中)、水仙花(歌妓)、火棘花(杂耍艺人)、土牛花(脚夫)五种行当;八门系指巾门(星相、测字、风水)、皮门(行医卖药)、彩门(戏法魔术)、挂门(即瓜门,耍枪弄棒、打把式卖艺)、平门(评书、大鼓、相声、说唱)、团门(走街卖唱、行乞)、调门(扎彩、鼓吹、杠房)、聊门(梨园戏班)。多数艺人四处奔波,没有固定的卖艺场所,凭着手中或口中的“绝活”,吸引观众和听客。以其所操艺业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文艺人与武艺人两类,文艺人以动口为主,包括说书、说相声、口技、唱戏曲、唱大鼓、竹板等等;武艺人以动手为主,包括变戏法、耍杂技、耍猴、打把式等等。
当代的杂技
江湖上称说书艺人叫“团柴的”,其使用的道具多是一桌一凳、一扇一木、还有一块手巾;说相声在江湖上被称作“团春”,单口相声叫“单春”,双人相声叫“双春”,听众隔帐而听的叫“暗春”;唱戏曲在江湖上称“柳门”,唱大鼓的在江湖上称“柳海轰”。
变戏法在江湖上称“彩立子”,卖戏法的称“挑除供的”,两者都属于杂技行当。靠武术在江湖上生活的人叫“打把式”的,其中替人看门护院的称“支”,护驾保镖的称“拉”,教场子的称“戳”,拉场子占地方卖武的称“点”;得名师传教、有真功夫的称“尖挂子”;唬外行、只能打套路的称“里腥挂子”,既打把式卖艺又卖狗皮膏药的在江湖上称“挑将汉儿的”。
三、强盗土匪
强盗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春秋时期的柳下跖,时人即称其为盗跖,后来的一些强盗奉其为祖师爷。近现代也称为土匪,活动方式主要是选择有钱的人家打家劫舍(江湖上称“砸窑”),绑架人质勒索钱财(即绑票),强行打入某一行业参与管理并从中分利(江湖上称“吃票”),兼并另一股土匪或接受对方的招安(江湖上称“靠窑”),还有报复伤害自家弟兄的仇人,严惩内部叛徒,救助另一股土匪等。
土匪内部一般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以近代关东与内蒙一代肆虐的土匪组织为例,内部形成一套“四梁八柱”管理体系,由负责内务管理的“里四梁”和负责对外行动的“外四梁”八个土匪机构(头目)构成。《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手下的“八大金刚”可能就是沿袭了这种管理体系。
四、术士与骗子
走江湖的术士靠眼“眼观六路”,靠嘴“坑蒙拐骗”,所以要“以江为眼,以湖为口”。眼有贼眼、千里眼、夜行眼之称,口有海口、刀口、血口之谓。江湖上的术士多是一些没有真本事的骗子。过去有“三场半门坎”之说,“三场”是指吹嘘自身的“吹场”,诱人上钩的“进场”,敲诈对方的“宰场”;“半门坎”则是指骗宰钱财后溜之乎也的“退场”。术士的组成形形色色,有为人相面相骨的相士,有给人算生辰八字的算命先生,有断人吉凶、预测福祸的扶乩先生、测字先生、圆光先生,有替人测看宅基墓地的风水先生,有驱鬼弄神、镇妖降邪、消灾避祸的巫婆神汉,还有包治百病的江湖郎中。
江湖骗子不像江湖术士要靠自己的行当来做掩护,而是赤裸裸地用骗术诈人钱财。有拐卖妇女儿童的“老渣”,设赌骗人钱财的“老月”,掉包换物的“小贩”,装贫扮惨、软缠硬磨、讨人钱财的“拨子”乞丐等等。骗子也要有能耐、会骗人,比如小贩要行骗,首先是物色对象,江湖上称“把点”;其次是判断能否骗成,称“把杵”;然后是“抛苏”,即使对方信以为真;再然后是“亮托”,即捧出真品让对方看;最后是“换托”,即使用掉包计换成假货。
五、乞丐
乞丐是指以乞讨谋生的人,又称“叫花子”或“要饭的”。乞丐的结构十分复杂,既有真乞丐,他们因基本生存条件的丧失而处于社会的最底层。但是也有为数不少的假乞丐,一些游手好闲的惰民好吃懒做,甘心沦为乞丐;一些地痞无赖流贼把乞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当成追求物质利益和生活目标的一种手段。
丐帮号称天下第一大帮会,巅峰时期会员人数突破千万,管理方式类似当今的社团管理架构。
这里要特别谈一下“丐帮”,丐帮号称天下第一大帮会,巅峰时期会员人数突破千万,其分支机构遍布关内关外、大江南北,管理方式类似当今的社团管理架构。丐帮中位阶分明,帮主、副帮主之下有九袋长老等职位。野史和小说中著名的丐帮帮主如唐朝时首代帮主庄义方、北宋年间的萧峰、南宋的洪七公、元朝的史火龙、明朝的解风等等。“丐帮”的余毒一直流传至今,有的农民在冬闲无事时,成群结伙地外出乞讨,将乞讨当作维持长期稳定生活的一种方式。江湖的组织文化
大致说来,江湖人物在先秦两汉时期多是个人行为,汉末之后多是组织行为,有些江湖人物看上去独往独来,游离于社会,实际上他并没有游离于江湖上那个社会组织。
一、武林
宋代以后,武术成为平民大众日常生活的内容,民间武术团体纷纷涌现,据《宋史·兵志》载,在宋真宗时期出现的“弓箭社”到元祜八年(公元1093年)达588个,到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这类组织的人数达到24万。据《武林旧事》卷三记载,南宋时期民间武术团体纷纷结社,如当时临安有专练相朴的“角抵社”,专练射箭的“锦标社”,专练棍棒的“英略社”等等。此外,寺庙道观也有武术团体,如少林寺的武术在当时就名震天下。武林中门派森严,一般是以师徒关系为纽带,以传授某种或某几种套路为内容,以秘密的纵向传授为方法。武林中师徒世系如同家谱,是用以区分武侠间彼此远近亲疏的尺度。武林组织有多种划分方法,有以山川将拳术分为武当、峨嵋、少林等派;有以功力的重心所在将太极、形意、八卦分为内家,将少林等多种拳术分为外家;还有以地域特点区别拳种门派,如民间素有“南拳北腿”之说,一般认为南派以拳法见长,刚硬有力,讲究小部位动作,北派以腿法见长,舒展大方,跃扑激烈。
少林武术名震天下
不同的拳路套数是划分武林门派的重要依据,如少林拳相传为达摩大师所创,他在“活身法”的基础上又创编了“罗汉十八手”。少林拳套路紧凑,攻防严密,招式多变,具有先发制人、以刚克柔、以动制静的特征。再如内家拳,相传为宋代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创立,在流传过程中也形成众多门派,有人将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为内家拳的三大门类。内家拳主于御敌,以练气为本,其特点是以静制动。武林中各门派之间虽然壁垒森严,拳术密不传外,但事实上各门派之间也相互取长补短,渗透融合,推陈出新,练就剑术、枪术、射术、棍术等所谓的“十八般武艺”。
武当
三、贫富差距过大是产生“江湖”的经济根源。从理论上讲,适当的贫富差距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因素,但贫富差距太大就是严重的社会问题了。贫富差距太大,必然造成富者更富,贫者更贫。这种现象不仅易引发人们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滋生仇富和仇官心理,加深对官府的不信任,致使社会心理失衡,影响社会秩序,诱发违法犯罪活动,恶化社会治安,而且还会加剧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甚至会造成社会对立与冲突动荡。中国素有不患贫而患不均、光脚不怕穿鞋的观念,唐末黄巢起义喊出“天补均平”、北宋王小波与李顺起义喊出“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南宋钟相与杨么起义喊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就是活生生的例证。
四、生存焦虑是产生“江湖”的心理根源。杜向阳在《江湖文化与文化认同:潜规则盛行的文化心理机制》一文中阐述了生存焦虑是产生江湖文化心理根源的问题,他认为:游民是创造江湖文化的主体,其根本心理特征就是“生存焦虑”。脱序的游民游荡于城市和乡村,他们失去了土地,没有恒产,今日还有酒肉,明日可能就横尸街头。危险不仅来自食物短缺和居无定所,还有统治阶级的律法和围捕,有产阶级的不仁甚至迫害以及游民群体内部的竞争和自相残杀。这种焦虑与生存密切相关,对游民的行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江湖文化的诸多特征都与生存焦虑有关,例如江湖文化崇尚结拜、建立团伙和人情关系网络,实际上是为了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缓解生存焦虑。此外,江湖文化崇尚暴力和追求财富也源于生存焦虑,因为只有掌握了足够强大的暴力和足够的财富,才能保障生存,缓解焦虑,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