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忧国忧民的封建文人,范仲淹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自己的报国梦想中,并在屡次遭遇排挤、打击的情况下仍旧毫不退缩。这种精神鼓舞了此后的无数仁人志士,更让范仲淹得以千古流芳。
庆历三年(1043)四月,宋仁宗将范仲淹调回京师,担任参知政事。在这个相当于副宰相的职位上,他与枢密副使富弼、韩琦等人一同主持朝政。此时,北宋的官僚机构越发臃肿,行政效率极其低下,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国家财政却入不敷出。面对这样严重的统治危机,宋仁宗几次召见范仲淹等人,催促道:“你们为国尽心,不必有什么顾虑,凡是急需变革的事情,都尽快提出来。”
范仲淹一向主张改革弊政,早在天圣五年(1027),他就上书朝廷,提出一系列革新建议。得到皇帝的信任与委托,范仲淹认真总结了酝酿已久的改革思想,很快呈上著名的新政纲领《答手诏条陈十事》,在其中提出了“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十项以整顿吏治为核心的改革主张。
宋仁宗和其他大臣商议后,决定将这些改革措施以诏令的形式逐步颁发全国。于是,北宋轰动一时的庆历新政,就这样在范仲淹的领导下开始了。同年年底,为检查各地官员的为官操守,范仲淹专门选派了一批人去四处探访。一旦得知哪个官僚欺压民众、贪污受贿,范仲淹就翻开官员们的花名册,把这个不称职的人勾掉。
枢密副使富弼见他毫不留情地罢免了一个又一个官员,担心他因此得罪太多的人,于是劝说道:“你一笔勾掉很容易,但是这一笔之下可要使他们一家人痛哭啊!”范仲淹听罢,指着那些官员的名字愤慨道:“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要好吧!”在这样严格的考察下,众多尸位素餐的不称职者被清理出官场,清廉贤能的官员纷纷得到提拔,大大提高了官府的办事效率。
然而庆历新政直接损害了盘踞在北宋官场的腐朽势力,因此他们对改革派恨之入骨。为了破坏新政的推行,这些人纠集起来一同诬蔑范仲淹、富弼、欧阳修、石介等人结交朋党,又重金贿赂宦官,让他们不断在宋仁宗面前散布范仲淹的谗言。
参考文献:《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