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如果我们说起“逃亡”一词,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然而,在我们历史上关于土尔扈特人的一次“胜利大逃亡”,却至今让人刻骨铭心、胆战心惊。那么,这究竟是咋回事呢?下面就一起前往查看一番。
首先,我们先共同了解一下“土尔扈特人”的基本情况。其实,他们在历史上就是属于蒙古族一脉,想当初,还是早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在一些中国的史籍上就有关于土尔扈特人的记载。而等到了明朝,他们就被称为“瓦剌”,而在清朝又被称为“厄鲁特”、“额鲁特”、“卫拉特”,就是“林中百姓”“林中人”“林中民”之意。就是我国蒙古族当中的一个古老部落(四卫拉特之一)。
然而,当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即:公元1628年,这一部分属于中国蒙古族的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就开始离开了新疆塔尔巴哈台的故土,并穿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还没有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随后,他们就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开拓自己的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一个以游牧民族为主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但是,在之后的100多年里,尽管土尔扈特人当时已经离开了自己的故土,但始终都保持着与清朝中央政府的一种密切关系。
此后,当时光步入到了了18世纪60年代的时候,伴随着当时沙皇俄国势力对土尔扈特汗国的一步步渗透,就对土尔扈特汗国的政权产生了相当严重的威胁。尤其是,后来,沙皇俄国竟然还提出一项无理要求,即:改组“固尔扎”(在汗王之下,类似于咱们清朝军机处的一个机构),并要求“固尔扎”的权力要高于汗王。并且,还是“屋漏偏逢连夜雨”,老汗王敦罗布喇什又正好在此时病故,于是,沙皇就趁机进一步强行要将土尔扈特汗国的“固尔札”,置于沙俄外交部的控制之下,并派遣沙皇俄国的官员直接入驻,从而达到实际控制土尔扈特汗国的目的。与此同时,沙俄政府还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土尔扈特汗国悄悄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
于是,这种情况下,当时年仅十九岁的小汗王——渥巴锡,就在1767年,召开了一次小型的绝密的会议,即:要东归故土。然而,由于当时的土尔扈特人毕竟在伏尔加河流域已经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那里的草原、牧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撒下了他们的汗水。所以,如果马上要离开那块土地,有的老百姓还真有点想不通。所以,当时光的指针又指向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天,即:公元1770年的时候,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就第二次主持和召开了一次绝密会议,并最终决定要离开沙皇俄国,返回到祖国去。然而,尽管渥巴锡汗王等人召开的是一次绝密会议,然而,还是被俄国人所知晓,最终迫使渥巴锡不得不提前开始行动。
原来,他们本计划是要携同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同胞一起返回到故土。但由于,当年竟然巧遇暖冬,伏尔加的河水是迟迟都不结冰,左岸的人根本无法过河。于是,渥巴锡汗王只好被迫决定,只带领右岸的三万余户老百姓即刻回国。于是,在共同宣誓了之后,渥巴锡汗王就带头点燃了自己的宫殿,以示“破釜沉舟”。然而,当这一消息,迅速传到了俄国女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之后,她认为,如果让整个土尔扈特部落从她的眼皮底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侮辱,于是,她就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开始去追赶东归的土尔扈特人。
为此,当土尔扈特东归的队伍,刚刚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就被沙皇的哥萨克骑兵给追上了。结果,一时间,就导致了九千名土尔扈特战士和乡亲的壮烈牺牲。随后,又当土尔扈特人走到了东归队伍所必经的一道奥琴峡谷时,却突然发现,一支庞大的俄罗斯哥萨克骑兵早已抢先占据了这里。然而,面对如此险境,当时的年轻汗王——渥巴锡却丝毫没有慌乱,他立刻镇定地先指挥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强攻,然后,又派出一支枪队从侧翼悄悄完成了对哥萨克骑兵的包抄,进而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歼。但是,尽管土尔扈特人这次打败了追击他们的沙皇哥萨克骑兵,但是,由于一路上不断遭到的严寒和瘟疫的袭击。所以,人口锐减。
最后,当他们胜利回到祖国之后,在离开伏尔加草原时还有十七万的土尔扈特人,也只剩下大约有七万余人了。所以说,“土尔扈特人”的这次“东归大逃亡”,使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铭心刻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