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收入院“迟发型维生素K缺乏性颅内出血”的患儿。男婴,2018年2月7日出生,与3月15日上午在保健站注射乙肝疫苗。接种后观察了30分钟,没有什么异常回家。
当天下午,患儿精神差、不吃奶,晚上开始呕吐,约有5-6次,没有腹泻,宝宝很烦躁。3月16日凌晨4点多,宝宝再次呕吐,妈妈给孩子换衣服,发现接种部位出现淤青。随后不久孩子开始出现抽搐,持续时间不详。
急诊入院我科,血压92/67mmHg,反应差,易激惹,面色苍白,右上臂接种疫苗处见1cm瘀斑,四肢见针尖样斑点,压之不褪色。完善相关检查、CT等,确诊为“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患儿置暖箱,予以维生素K1肌内注射、降颅压、止血等。目前患儿病情稳定。
面对对于这种情况,很多家长不理解,觉得孩子好好的,打疫苗后孩子变成这样了;导致家属追究接种人员责任的赔偿纠纷案例不再少数。其实,这是与免疫接种没有关系的夹杂症,纯属巧合。不论是否接种乙肝疫苗,都会发生。维生素K缺乏通常发生在1个月龄左右的母乳喂养的婴儿,通常与维生素K摄入、吸收不足、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维生素合成凝血酶原所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