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大家都在有序的等叫号。咚一声诊室的门撞开了,紧接着看到一个3-4岁的小姑娘冲了进来,身后跟着家长。家长解释:“下一个是我们,医生,我们等好久了,我们还得赶回老家,老二还在家。”小女孩坐下来的时候,不小心把挂的号碰到地上。家长赶快捡起来,说:“医生,对不起,这孩子听力有问题,人也冒失。”
小女孩的手在诊疗桌摸来摸去,我问她:“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孩子没有反应,我提高音量,又问了一遍;孩子才说出了自己的名字。随后的谈话,我留意孩子若不看口型和面部表情,需要70-90分贝的声音才能听到说话。
孩子在谈话中,能感觉到发音不是太清晰,女孩的妈妈说:“村的人都说这孩子耳朵不好,还大舌头,吐字不清。”我告诉这位母亲:“孩子不是大舌头,关键她是听力的问题。学语言要先听,才慢慢学说;平时咱们说话的音量,其实孩子不太能听清,她平时说话是靠感觉来发音的。”
生活中,家长要从细节判断宝宝的听力,若发现孩子横冲直撞、反应迟钝、口齿不清音准差、肢体语言丰富、看电视喜欢调大声音......,家长不要对孩子的怪异行为视而不见,或认为孩子卖萌撒娇故意吐字不清;这个时候不妨带孩子去查查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