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对阅读持续保有兴趣,就能够有计划的供应适当读本,渐渐培养孩子较久的专注力、耐性与阅读能力,而通过技巧性地在过程中提出问题,也能刺激孩子独立思考,帮助孩子未来更有想法。
提问,用阅读引导孩子形成观点
如果爸妈已经很熟悉与孩子共读绘本,随着孩子能力增加,想在共读中启发孩子更多思考能力。
提问与正向肯定
针对故事情节,爸妈可在翻开下一页之前,丢问题给孩子,与他一起脑力激荡,增加对话量、促进孩子创造与思考。无论孩子给出什么答案,尽可能给予正向肯定,例如:真的,有些地方很像你的观察,但我们来看看有哪里不一样。或是你的答案很有创意,我们来看看他是不是也这样想。过程中,家长可以给予充分的提示,让孩子的推理能力从中萌芽。不要否定或批评孩子的答案,以鼓励的方式认可孩子的发言,会让孩子愿意对问题给出回馈与想法,而不会因为怕出错、被批评而不愿意做答。
推论
除了书本中显而易见的问题素材,建议爸妈也可以和孩子共同推敲故事中没有说到的细节,例如:从故事主角的行为与想法,与孩子一起推测主角的个性、特徵,与孩子谈谈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这样一来一回的推敲,可以激发孩子的联想力与推论能力,促进孩子的逻辑思考能力,即便书中未明确描述,孩子却能因此对主角有更多认识。
连结经验
当书中的情境与孩子所遭遇的生活情境类似时,孩子对于故事情节很容易产生共鸣,不只要连结经验,还可以通过提问把孩子真实的感受带进书里,例如:在发生与书中相同情况时,家长可以问孩子:你有坐过小船吗?你的感觉是什么?让孩子回想当时的经验与感受,让他能够同理主角的心情,并帮助孩子更融入故事情节中。
评鉴
通过亲子共读,在每次阅读完一本书后,询问孩子对这个故事的感觉,引导孩子整理、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训练孩子在脑中不只有所体会,更能进一步归纳感受来自于什么理由,家长可提问的方式包括:喜欢这个故事吗?喜欢这个故事的哪个地方?为什么呢?你觉得作者用大象来当这个故事的主角好不好?等,培养孩子形成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循序渐进,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与耐性
当孩子对文本复杂度的需求提高时,爸妈可为孩子准备桥梁书,以培养更进阶的阅读能力。所谓桥梁书,其文字量通常较绘本多,且整本书籍的重点在于文字内容,插图不再具有重要的传递故事信息功能。根据观察,桥梁书介入的时机点,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关,如果孩子3岁前即经常与爸妈共同阅读,5~6岁也许就可以开始共读桥梁书,若之前缺乏共读经验,一般建议到小学之后,再开始阅读桥梁书。
桥梁书因为与绘本的形式已不相同,初期建议与孩子共读时,内容可选择有趣、好玩的故事情节(故事无厘头也没关系)并挑选亲近孩子生活情境或能引起情绪共鸣的故事内容,让孩子能对第一本桥梁书产生好感、提高接受度。在故事架构上,为秉持依孩子能力循序渐进的原则,建议可依下列结构,逐步进阶。
第一阶段─分章节,章节独立,各篇故事不相关
即故事情节的各章节各自独立,像不同的小短篇,也许主角相同,但各篇故事都不同,可以跳着看,也不会因为幼儿一时闪神,就连接不上第二篇故事。选择章节独立的桥梁书,因为易读,且小短篇方便一次念完,很适合做为衔接绘本的儿童读物。通过少量多次的共读看完一本书,可以慢慢训练孩子的耐心与专注力。
第二阶段─分章节,各章节故事巧妙相关
该阶段的选书,建议爸妈可选择有独立章节、情节巧妙相关,但如果幼儿在前一章节有闪神或分心,也不致于完全接不上故事情节的书籍。
第3阶段─不分章节,各章节故事紧密相关
当孩子的专注力、阅读能力与耐心逐渐进步,此时就可以为孩子准备不分章节或连续性强的故事情节,共读的方式无须一次念完,但若故事精彩,孩子单次阅读的时间容易渐渐拉长。而分次阅读则考验孩子对故事情节的记忆与情绪能不能在下一次共读时顺利接上。